南海一号我是一艘800多年的沉船,我

02:42

年8月,广州救捞局与英国的海上探险和救捞公司在广东台山市的上下川岛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莱茵堡号时,意外发现了深埋水面以下24米的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并打捞出一批珍贵文物,后这艘古沉船被命名为“南海Ⅰ号”。“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田国敏介绍,当用抓斗抓上来的时候,还有一条长1.72米的金腰带,送到了当时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让专家来鉴定,专家鉴定上面的瓷器是宋元时期的瓷器。

宋元瓷器在收藏界,即便只是零散的碎片,都是藏家争相追逐的至宝。而在考古专家眼里,保护这艘多年前的南宋沉船船体,比发掘上面的文物还要重要。然而按照当时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往往是先打捞船载文物,把船拆开,捞上来做保护后再重新组装。这样的话,就会破坏整个船体的结构。于是专家们经过多方论证,创新地提出了一个整体打捞的方案,简单来说,就是制造一个巨大的铁皮箱,把它沉到打捞区域,套住船体,在底部加上钢梁托底,再用起重船连箱带船以及文物和泥一起吊上来。在世界水下考古史上,这种做法非但没有经验可循,到现在还是中国的“独门绝技”。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崔勇说:““南海Ⅰ号”最好的方法就是这种整体打捞,在世界上来说,这也是第一次,到目前也是唯一的一次。”

年12月,“南海Ⅰ号”在“华天龙”巨型起吊臂的牵引下,成功整体出水,入住为它量身打造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这个巨大的“水晶宫”也成为了“南海Ⅰ号”的考古发掘现场,参观者可以一边参观文物,一边看着它们是怎么发掘出来的。这种保护、打捞和陈列的方式,在世界上也是首创。

这艘木质古沉船虽在海底沉睡了多年里,但因受海底淤泥的覆盖,极大减缓了海水和微生物对船体和船货的侵蚀。而在“南海Ⅰ号”残存的13个隔舱里,考古专家先后发掘了数百吨的货物,其中包括大量的瓷器、钱币、金银、漆器、金属制品等热门的外销商品,以及动物残骸、植物果核等,且有不少是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

崔勇说:“文物真正统计肯定是超过20万件的,很少有项目能达到这么大,而且它又是一个高度集中的时间胶囊,它里面反映出的信息是大量的,包括你的陶瓷烧造、铸铁、船员的生活呀,包括人类遗骸,各种各样的信息都保存得很好。”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海Ⅰ号”上发掘出的瓷器虽都是民窑制作,但釉色纯净明润,胎质细腻坚硬,造型精美独特,是宋代外销瓷中的精品。其中,除了宋代文人墨客时兴的茶盏、香薰炉、饲鸟罐等物品,还有大量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用品。

田国敏介绍,“宋之前的时候,在东南亚地区人民的饮食是用蕉叶铺在上面,然后再把食物放在蕉叶上,然后用手来抓食的,到了宋代,宋和东南亚地区发生了贸易往来,它就可以把瓷器运到当地,然后人们的生活上就开始用瓷器来取代蕉叶。”

据史料记载,从两汉时期开始,我国就有船队从广东出发,经东南亚、马六甲海峡远航到印度,再转运到埃及、罗马等地,形成了连接东西方两大文明重要桥梁之一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由于时代变迁,此前现代历史界和考古界难以寻找到能证明它确实存在的关键实物证据,而“南海Ⅰ号”的发现,证明了早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进行了商业、艺术、哲学,直至生活方式的多种交往。如同敦煌的发现对于陆上丝绸之路的意义,“南海Ⅰ号”成为了海上敦煌的标志。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馆长曾超群说:“这艘船对研究咱们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历史,陶瓷史、造船史、东西方文化交流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实物佐证作用,在当下我们整个国家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时候,我们这艘船会起到非常重要的文化使者的作用。”

“南海1号”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甚至可以获得文献和陆上考古无法提供的信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敖德芳符雅王则斌)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shanshizx.com/tssyy/116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